行业新闻

“限电”是让你逃离舒适圈一场能源革命不可避免以后玩的是多赢!

信息来源:行业新闻   2024-03-05 19:59:57

  需注意竞争对象在“双碳”方面的布局和动向,部分企业或将通过双碳工作受益,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停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概属于记忆中的场景,但近期停电成了人们频频提及的日常。从最初的工厂限电,到近日的居民用电无法正常供应,“电荒”似乎席卷了全国。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在“十四五”期间,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13.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也明白准确地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但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共有九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仅没下降,反而还上涨了,节能形势严峻。

  面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近两个月,一场强制性的“减排”风暴正在多地涌动,部分省区纷纷采取限电、限产甚至关停措施。节能减排变为“一刀切”式的限电限产,打乱了企业原本的生产安排。

  “限电令”的推出让很多企业应对不及,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打乱了原有的生产计划。该怎么样应对这种变故?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对中外管理表示,短期来看,企业一定深入梳理近期的订单计划和采购计划,根据“限电令”重新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节奏,并注意与供应商与客户做好沟通。中期来看,需要将能源供应保障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上马一些新能源和节能项目,尽可能提高能效水平,用更低的能源消耗产出更多的经济价值。长久来看,企业要向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转变,降低每单位产品或服务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不断通过业务创新、模式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等手段争创行业内绿色低碳的领跑者,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权益和空间。

  第一,公司能够成立应对小组,与政府部门建立沟通桥梁。重点确认限电方案,限电时长、限电企业“白名单”等。

  第二,制定电力补充和产能调整方案。“公司能够采用租赁发电机、自购发电机、上马太阳能系统等方式,制定电力补充方案。同时基于电力补充方案、限电计划,制定产能调整方案,具体要规划出勤体制调整、作业人员适应过渡期措施、后期保障措施等,通过错峰生产和轮休,充分的利用周末、夜间安排生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第三,健全客户评估方案。通过评估结果,优先确保高质量客户产品供应,淘汰低质量客户产品供应,最大限度提升产品营销售卖和成本回笼效果。

  同时,谭效时表示,解决企业困境的终极手段还是要靠“优化产业布局和流程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企业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最大限度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按照开源、降耗、节能、增效的原则,利用好新能源和技术创新,布局节能降耗以及低碳绿色转型规划。

  对于遍及全国的限电,有一种声音认为,限电是为了限制企业的盲目扩张。因为海外疫情带来的增量订单,会导致很多企业扩大产能,但这些增量订单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在未来会成为压垮大量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2020年口罩生产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大量中小企业无序扩增产能,导致的后果便是量增价跌,企业实际上并没有额外赚到利润。等到海外疫情基本结束,各国产能陆续恢复后,新增的产能都将成为过剩、无效、浪费的资源,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张军涛谈道:“我认为企业要保持理性和定力,眼光要长远,不能只考虑一两年内的发展,尤其很多低端产业,从远期来看是不符合发展的新趋势的,盲目扩产只会造成资源浪费,扩产越快风险越大,将来越难收尾。大家还是要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更有前景的产业上,放在科学技术创新上,一定要避免粗放式发展的老路。”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高耗能企业的转型势必要从“口头说说”,落实到具体执行。“双碳”行动实质是将能源资源和环境排放资源,都作为生产的重要要素予以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合理分配、高效使用,倒逼整个经济体改变以往粗放式发展的模式,向更加精细化、高的附加价值、低消耗的方向发展。

  “高耗能企业或改变赛道,调整企业业务结构,开拓低能耗、高的附加价值的业务,或者通过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等手段不断的提高单位能耗产出效率。” 谭效时表示,企业要关注双碳目标对社会经济每个方面产生的系统影响。因为这些都可能会对企业所处的行业产生联动,改变宏观环境,进而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决策。同时,还需要注意竞争对象在“双碳”方面的布局和动向,部分企业或将通过双碳工作受益,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还应多将精力放到自身怎么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上,既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也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要结合自己的现状,梳理掌握的资源,做好短、中、长期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划,一点点推动变革。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一场能源革命不可避免,随能源革命一起到来的还有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真正开始启动上线交易,首日碳排放配额成交量突破410万吨,超过了全国各试点市场启动首日线上证券交易市场成交量的总和。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碳资产白皮书,碳资产价格随市场供需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到政策预期稳定性、政策干预措施、市场交易制度、交易产品丰富性以及企业内部决策机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未来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范围后,预计年覆盖碳排放量将超过50亿吨。到2025年交易价格在60元至75元/吨之间浮动,按照交易量占配额5%至10%,现货市场交易规模可达到150亿元至375亿元。在4倍到8倍杠杆的情景下,交易金额将大幅拉升,有望达到3000亿元。”张军涛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各地区之间、各行业之间发展还不十分平衡,碳市场的建立有着很多技术难点和政策难点要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大家都希望碳市场能够真正发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作用,实现全国全系统范围内减排成本最低、效益最好,需要所有企业和个体的共同努力,这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且要一直迭代优化,在运行中发现和完善问题。”

  虽然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尚需时日,但能确定的是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环境友好型公司更具竞争优势。科特勒咨询集团(KM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增长结构》作者王赛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未来会有三种类型的企业活跃在市场中:

  第一,传统新能源公司。比如光伏、新能源汽车,这类本身就身处新能源领域的公司,在碳中和概念提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久,现在只是换到了碳中和这个新赛道中。但王赛表示:“这一些行业并不是没有污染,只是把污染转移到产业链的别的环节,严格来说其实算不上减碳。”

  第二,技术平台型公司。“像碳交易公司、碳足迹追踪公司,这类公司会形成新兴行业。未来对碳的度量,会和现在互联网度量每一个人的数据一模一样。”未来会有一批公司,以技术路径或者平台路径切进减碳这个大市场中。

  第三,将减碳与价值链融合的公司。“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仍旧以交易为核心,但将碳中和与商业模式融合,不仅能赚钱,同时还能‘降碳’。”王赛举例道:在张家港地区有大量的烘干窑,将远洋运输过来的原木烘干再销售。但烘干窑占地面积大、能耗和排碳量高、污染大,几年前国家就不批准建设烘干窑了。所以,现在海外进口的木材需要烘干后,才能运到张家港。但在海外建烘干窑管理成本过高,于是有一家科技公司,研发出一项技术,利用轮船的尾气余热,在航行过程中将木材烘干,将国际海运中大量闲置的时间、空间、能源进行利用,并在价值链上大量降低碳排放,这就是“时、空、碳、能”。

  总之,碳中和公司的商业模型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多赢。即用新的增长模式,将以前的经济模式和现在的环保要求融合起来。而这正是“双减”最初的目标,和市场最终的选择方向。